长沙白事租车

在长沙,白事租车服务是殡葬服务中常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遗体接运、告别仪式接送等。关于白事租车的费用,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型选择、租赁时长、服务范围等。以下是对长沙白事租车费用的详细归纳和分析:

长沙正规殡葬一条龙一般多少钱
长沙正规殡葬一条龙一般多少钱

一、费用范围

  1. 基础费用
    • 一般来说,普通丧葬车租赁的起步价可能在30元/10公里左右。如果行程超出起步价范围,费用会按每公里一定金额(如2.4元/公里)进行累加。
    • 对于长途遗体转运,费用可能会根据距离有所不同。例如,转运距离在100公里以内可能收费12元每公里,500公里可能收费9元每公里,1000公里可能收费8元每公里。
  2. 额外费用
    • 除了基础费用外,还可能包括夜间出车费、抬尸费、卸尸费等额外费用。夜间出车(如18:00至次日08:00之间)的费用可能会在白天出车费用基础上加收一定比例(如50%)。
    • 抬尸费和卸尸费的具体金额因殡仪馆而异,可能是固定金额(如20-100元不等),也可能是弹性金额(如根据楼层加收费用)。

二、服务内容

白事租车服务通常包括:

  • 遗体接运:将逝者从家中或医院接运到殡仪馆或指定地点。
  • 告别仪式接送:为参加告别仪式的亲友提供接送服务。
  • 其他相关服务:如灵车装饰、骨灰盒运输等(这些服务可能需要额外收费)。

三、选择建议

  1. 选择正规公司:确保选择具有正规资质和良好口碑的殡葬服务公司,以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2. 明确费用细节:在租车前,务必与租车公司明确所有费用细节,包括基础费用、额外费用、服务范围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 考虑服务需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车型和服务内容,以确保满足白事活动的需要。

长沙正规殡葬一条龙一般多少钱

长沙正规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费用因服务项目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基础套餐的价格在 4800 元至 10000 元 之间,包含遗体处理、火化及简单的灵堂布置等服务。若选择更为高端的服务,如豪华灵堂、个性化葬礼仪式或定制车队等,费用可能会大幅增加到 20000 元或更高

长沙正规殡葬一条龙一般多少钱
长沙正规殡葬一条龙一般多少钱

具体来说,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费用通常包含以下项目:

  1. 遗体接运费:根据逝者所在地点和殡仪馆的距离,以及使用的车辆类型,费用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普通殡仪车的接运费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之间。
  2. 遗体处理费:包括遗体冷藏、整容等费用。遗体冷藏费用根据冷藏时间和冷藏条件而定,每天的费用在几百元左右;遗体整容费用根据整容的复杂程度和所需时间而定,通常在数百元至数千元之间。
  3. 灵堂布置费:长沙的殡仪馆通常设有不同规格的告别厅,租赁费用会根据其大小和装饰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
  4. 火化费:火化是殡仪服务中的核心环节,费用通常包括火化炉的使用费、燃料费等,一般在数千元左右。
  5. 骨灰安置费:火化后,骨灰的安置方式有多种,如骨灰盒、骨灰堂、墓地等,费用因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
  6. 其他费用:如鲜花布置费、礼仪主持人服务费、摄影摄像费等,这些费用会根据所选服务的质量和规格而有所不同。

在选择殡葬服务时,建议家属:

  • 提前了解并比较不同殡仪馆的服务项目、质量和价格,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
  • 注意与殡仪馆协商好各项费用的明细和支付方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 选择正规、具有资质的服务公司,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收费透明。

益阳南县殡葬改革:一条可复制的文明创新之路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三仙湖镇中奇岭村村民江某离世,享年85岁,按照老人生前遗嘱,丧事从简,不收礼金,不设灵堂,次日上午火化并落葬,整场丧事花费不到1.2万元。家中子女原计划开支的丧葬费用,将分别用于稻虾养殖和春耕生产。

今年春节期间,中鱼中镇中鱼口村72岁的村民汤某,特意交待回家过年的一儿一女,要全力支持政府的殡葬改革,表示自己百年后,愿将遗体生态葬,就在房前种一棵树作为纪念,并特此立下遗嘱。

如今,在南县城乡,广大人民群众逐渐转变了殡葬观念,越来越多人摒弃丧葬陋俗,接收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丧葬新风尚,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文明殡葬的理念正为越来越多民众所认同,殡葬改革从过去单纯的政府推动,逐渐转变成社会的自觉行为。

两个“零点行动”吹响南县殡改冲锋号

近年来,南县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殡葬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殡葬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各项惠民、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落到实处,踏出了一条湖区殡葬改革创新之路,促进全县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双提升。

从2019年开始,全县殡改开始真抓实干,披挂上阵。南县按照“党委主导、政府统筹、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正式部署了两项“零点行动”,即从2019年1月1日零时起,全县党员、干部(含村干部)、行使公权力人员的遗体实行火化,提倡其直系亲属遗体实行火化;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全县城乡居民遗体全部实行火化。同时县委、县政府紧扣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将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等工作职责分解、细化,明确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县、乡镇、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县领导包乡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并在2020年,对乡镇提出了不添一座新坟、不出现一例违规土葬的考核目标。

青树嘴镇农村公益性公墓。

为强化宣传引导,夯实殡葬改革民意基础,在工作中,全县上下坚持以倡导树殡葬新风为着力点,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居民树立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新风。2019年7月,县殡仪馆内停止一切封建迷信、庸俗社会活动,受到群众一致称赞。同时依托基层力量,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分层分类召开动员大会,把动员会议开到干部职工和村组、农户,社会工作者主动介入,将殡葬改革意义讲清、政策讲透、要求讲明,做到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引导全县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成员由当地村支两委干部、党员、组长及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主要负责做好当地婚丧喜庆活动的移风易俗工作。同时,各村(社区)将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要求逐步纳入村规民约,由村(居)民共同遵守,防止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倡导党员干部带头。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落实殡改政策、带头火化亲属遗体,对阻挠、破坏殡葬改革的人和事严格追责,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目前的投入将来换回万顷良田

南县一位主要负责人介绍,在殡葬改革这方面,南县作为一个并不富裕县,目前的投入是空前的。为全面推进全县的殡葬改革工作,县财政将殡改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县政府全额投资1.2亿,县新殡仪馆于2016年10月投入使用,按照“便民、环保、舒适、文明”的理念设计,馆内集悼念、火化、骨灰寄存和安葬于一体,设有大小悼念厅9个,火化车间有8台环保火化炉,12台殡仪接运车,陵园100余亩,骨灰寄存有6000个格位,树葬、花葬、壁葬等生态安葬一应俱全,可为丧属提供“一条龙”殡仪服务。目前,南县殡仪馆仍属省内一流水平,在国内县级殡仪馆,也属上乘。

麻河口蔡家铺农村公益性公墓。

南县属典型的湖区地貌,耕地面积58306.41公顷,总人口79.41万人,人均耕地不足1.3亩,就是这样一个土地资源严重匮乏紧张的县城,由于历史积累,散埋乱葬坟墓占地面积超过9000亩,“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亟待解决,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刻不容缓。目前,南县完成了281亩的公墓建设规划,全县各乡镇完成12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墓穴安装达到4462套,实现了“一处公墓就是一处公园”的效果,全县农村公益性公墓均已全部投入使用,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配套,为2020年全县全面实行死亡后遗体100%火化提供了有力保障,行政区域较大的乡镇正在进行第二处公墓选址工作,根据测算南县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30年只需500亩左右,这将节约8000多亩耕地,实现了“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愿望。

殡葬惠民便民体现党和政府人文关怀

殡葬改革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行初期势必会遇到较大阻力,这需要创造条件让百姓接受。为此,南县政府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基本殡葬公共服务惠民补助工作的通知》,让老百姓从“殡”到“葬”都有惠民政策,体现政府以人为本,对“殡”“葬”的人文关怀。通过政府补助免除了困难群众家属遗体火化五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同时,积极鼓励生态安葬,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对有南县户籍的城乡居民死亡后骨灰处理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和深埋等节地安葬的,除享受相关减免政策外,还给予其家属一次性500-1000元的补助,惠民殡葬保障经费由县财政予以保障。2019年,对进入农村公益性公墓安葬的农村居民实行全免费,2020年至2022年,将按照发改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予以优惠(目前按照发改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南县公墓性公墓一次性收取管理费2000元,期限为20年,2020年按标准的60%收取1200元,2021年按标准的80%收取1600元,2022年按标准收取2000元),2018、2019年,南县共减免、发放殡葬惠民资金361.08万元,惠及群众2939人。2019年底,南县制定了棺木回收处置方案,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对主动上交棺木的给予每副1000元补助,全县共回收处置棺木5093具,发放补助资金509.3万元,有效杜绝了装棺再葬现象。

今年1至3月,南县共死亡1251人,火化率达到100%,生态葬498例,其中生态葬率达到40%(指不留坟头,草坪葬、树葬、花葬、抛洒),疫情期间,全县全部停止集中办丧业务,从逝世到落葬一般不超过两天,50%的家属在一天内完成了丧事,减少了因人员聚集而引起的疫情传染风险。全县继续实行惠民殡葬政策,截至目前,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金额108.2万元。同时,群众因丧事从简节省的费用,平均每例在3至10万元不等,过去家中“死不起人”的困境得以破解。

殡葬一线工作者李爱兰谈”平常生死观”

我们是一个不懂得生命告别的民族。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简直就是小学生,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殡葬人是离死亡最近的人,我曾在殡葬一线工作五年,我这个殡葬人,在清明节前夕,和大家聊聊死亡的话题。

【 一 】

如何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就是一个人在睡眠中失去了正常体温”。我们第一次面对死人,老师如是说。当年我15岁,是长沙民政学院殡葬专业一名少不经事的女生。

最开始接触死人,没有谁是不害怕的,好多男生回去后就做恶梦,更别提我们这些小女生。很多天,那具尸体都会不自觉地出现在我的脑海,特别是当我一个人的时候。

每次感到害怕时,我都会给自己鼓劲:“那只是一个睡着的人而已,没有必要怕一个在睡觉的人”。在内心如此反复暗示,凭借着这点勇气,慢慢的,我完成了对死亡的“脱敏”。

给死亡一个平常的“定义”,然后给自己一段心理建设,这非常有助于我们走出死亡的恐惧。

我把这个死亡的定义告诉我身边人,告诉我年幼的孩子,就是希望他们面对死亡,能有一个平常的视角,淡化死亡的压迫,消减恐惧,获得内心的安定。

我们之所以如此害怕死亡,因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躲避它。我们对死亡没有正常的理解,越不敢走近它,就越害怕,就越束手无策。

死亡可以有N种注解。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去解释死亡,死人只是一个不会变老的人;只是一个到达生命站台的人;只是一个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给自己一个容易接受的解释,这个解释就会发出光亮,成为一盏灯,照亮内心的阴影,提高我们对死亡的“免疫力”。

【 二 】

如何化解死亡的悲伤?

人人都明白人终有一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是,当我们真的面对一位死者,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时,我们会常想不开:“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很多人无法接受亲人死亡的现实,内心的悲伤无法化解,甚至通过折磨自己来获得内心的谅解。用一个人的死亡去惩罚自己,这是非常可悲的。

死亡是一道哲学问题,人为什么要死?死后成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我在殡仪馆工作,每天都面对生离死别,内心也挺崩溃。

后来,我慢慢找到一个方法——当自己沉溺于悲伤情绪无法自拔时,多接受一些死亡教育,向外求智慧,才会让自己变通透。

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面对死亡,并不悲伤。

《西藏生死书》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喇嘛感知自己将死,他平静地让徒弟去河边打桶水上来,说自己一会死去了,可以给自己净身。徒弟把水打上来,发现师傅真的盘腿圆寂。

把死亡当平常事,把身后事当普通事,这是佛教给人的力量。试想,把死亡当成灵魂超度,当成生命重启,那么死亡本身就是一份希望。

云南翁丁村,被喻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这里的佤族人有着自然朴素的“死亡观”,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是大自然的一员。当有人去世,他们会平淡视之,哪怕是小孩子去世了,他们也不会特别悲伤。家中不设灵堂,子女不披麻戴孝,不烧香磕头,家有丧事,普通人家一般不会特意告知寨子里的其他人。

墨西哥每年都有“亡灵节”,墨西哥人会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纪念与逝去亲人共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团聚时刻。

电影《寻梦环游记》就给了我们一份“死亡智慧”。墨西哥人认为人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第二次是落葬后,与活人世界分离。第三次是世界上没有人再怀念他们,死者才会进入到“终极死亡”中。

我们没有学会告别,我们就不懂得化解悲伤。

该悲伤时悲伤,该泪流时泪流,之后学会接受现实,把亲人的离去视为重生;告诉自己好好缅怀他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忘记,他们就依然活着。我们这样想,我们内心才会得到宽慰。

死亡本身是无解的,给无解的事找到有解的“智慧”(可能是非科学的),我们需要多学习一些“死亡课”,让自己拥有更多化解悲伤的工具。

【 三 】

如何理解死亡的意义?

当把个体放置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中,往往会让个体显得微不足道。要谈论死亡的积极意义,也需要站在“宏大”的立场来审视。

比如,当我内心郁闷时,我就会想,地球只不过是宇宙的一粒沙,而我们不过是这粒沙上的一颗尘埃,自己都虚无缥缈,眼前的这些烦恼根本微不足道。我常这样想,内心的情绪也会得到排解。

死亡,对于任何个体都是百分之百的悲剧,它不是一颗星的消亡,而是一个宇宙的湮灭。尽管如此,当我们把“死亡”放置在一个宏大的历史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积极意义。

死亡是最公平的事。

生老病死,没有人能逃出这个规律。权力、财富、名誉等都因人而异,唯有死亡人人平等。没有人拥有“死亡豁免权”,那些野心勃勃的千古一帝,那些富可敌国的巨贾,也和芸芸众生一样终将进入永夜。

死亡纯粹且无法逾越,世界才得已安宁。人生而不死,人们就会丧失敬畏之心,人类为所欲为,世界的丧钟将敲响。

死亡是生命的馈赠。

因为有死亡的映照,生命才显得如此可贵。死亡是对每个人的一份馈赠,它会提醒我们,生命有时,珍惜它,享受它,唯有好好活,才不辜负此生。

没有一片树叶长青不坠,没有一朵鲜花常开不败,那些随风而起的枯枝落叶,都蕴藏着生命的密码。

死亡是如此确定的必然,我们的奋斗才有生命的光泽,给自己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这是我们在清明祭扫时对亲人最好的告慰……

长沙持续开展绿色殡葬改革 环保生态葬渐入人心

记者3月31日从市民政局获悉,从2004年率先全省提出生态安葬,经过不断倡导、推广、优化和创新,长沙先后推出了十余种生态节地葬式,并在明阳山福寿苑陵园开发建设占地30亩的生态示范园区(春夏秋冬园)。

  近年来,长沙在引导群众观念转变、推广生态葬式方面下了大力气,先后推出了花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树坛葬、花丛葬等诸多生态节地葬式,并不断创新变化。

  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下辖的金陵城市绿化墓园、明阳山福寿苑陵园,自2004年10月推出首例生态葬(草坪葬)后,截至2019年12月底,累计销售生态葬3628套。在上善园墓园,多数墓葬为生态节地葬式,壁葬、千人祭祀台等生态葬式颇受市民欢迎。而在唐人万寿园,目前园区已规划推出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节地葬式,实现了公墓公园化、葬式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对殡葬的需求。

  “移风易俗,厚养薄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提醒,疫情让每个人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百善孝为先,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年轻殡葬人:向生命致敬

身穿黑色正装,戴着白色手套,张晓玉手拿干净柔软的白毛巾,擦拭着逝者墓碑上的灰尘,眼神专注,动作温柔如慢镜头。此时,她的同事拿着手机,将这一幕同步分享给逝者亲属。

  “这一刻,我把自己想象成逝者的亲人,尽力把那份爱与思念通过每一个擦拭的动作传递出来。”张晓玉说。

  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避免祭扫人群聚集,不少陵园在对祭扫实行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的同时,还推出“云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

  29岁的张晓玉是宁夏银川市松鹤陵园的一名礼仪接待员,也是一名代祭员。“以前代客祭扫服务几乎无人问津,今年清明节情况特殊,每天都有6至8位顾客选择这项服务。”她说。

  张晓玉毕业于湖南长沙民政学院殡仪服务专业。在陵园工作5年来,她为逝者举办过很多场告别仪式,但仍会因亡人家属的悲痛而跟着难过,也会因为人们的理解与谢意而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份工作是有温度的,生者对逝者的不舍让我无数次感受到温情。让逝者更有尊严地离开,是我们的使命。”她说。

  近些年,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人加入殡葬行业,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去帮助逝者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在松鹤陵园,“90后”大学生已占主要工作人员的35%左右。

  “因为学习过专业知识,我们在心理素质、创新意识上会更强一些。”38岁的入殓师刘士静说,他工作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逝者恢复生前容貌,为此经常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殡仪馆学习。

  刘士静毕业于重庆城市管理学院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曾在多个城市的殡仪馆工作过,目前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家殡仪馆炉化部副主任。每天早上6点,他准时抵达殡仪馆,开始紧张忙碌的工作。一天下来,他往往累得直不起腰。

  刘士静至今还记得,大二那年去殡仪馆实习,遇到的第一具遗体就是非正常死亡。“当时吓呆了,眼看着老师傅几分钟就把遗体收殓了,什么忙也没帮上。”但渐渐地,接触的遗体多了,他也就不再恐惧,而是想着如何让他们更体面地离开。

  像张晓玉、刘士静这样的新一代年轻殡葬人,把自己称为“生命事业践行者”,然而,一边是逝者亲属的感谢尊重,另一边却是外人甚至亲属的不理解。

  “我从不去别人的婚礼,也不会主动与人握手,工作单位那一栏写的永远是‘民政局’。孩子快上学了,不想让别人看他的眼光有异样。”刘士静说,每样工作都需要人来做,希望有一天,我能正大光明地将自己的职业告诉别人。

长沙彼岸殡葬服务有限公司

殡葬服务请认准彼岸殡仪,24小时一站式服务(市内30分钟上门),全程陪同,为市民提供上门接运、遗体冷藏、守灵、开追悼会、火化,墓地安葬等一系列服务

长沙彼岸殡葬服务有限公司

长沙彼岸殡葬服务有限公司是经长沙市民政局、工商局审批注册的正规、合法的殡葬服务机构,是中国殡葬协会会员单位、长沙市殡葬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长沙市社会福利发展研究会会员单位和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业务范围涵盖:丧事咨询、殡仪车、遗体外送、丧事策划、殡仪服务、丧葬礼仪、善终用品、优选墓地等项目。公司秉承“逝者安息,生者安心”的服务理念,圆满规划人生百年。

我公司开创了独特服务经营模式,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并由专业的服务团队全程策划与协调丧葬事宜。多样的丧葬项目、新颖的殡葬礼仪,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治丧过程彰显专业化,人性化。

公司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责任的的承担,始终为殡葬这一社会公共事业尽微薄之力,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这是我们的源动力,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